当前位置: 运行管理 Administration > 领导班子 Executive Officers
领导班子
Executive Officers

      主 任(兼):  林间 特聘研究员

常务副主任 :  颜文 研究员

副   主   任 :   夏少红、闫义(广州地化所)、孙珍、徐敏  研究员

 

林间,男,博士,特聘研究员,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学科组长。国际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Member of Academia Europaea),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Member of 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对海洋地球科学与地震学作出卓越贡献。引领国际大洋合作,其原创性、系统性的发现奠定了学界对全球大洋中脊三维结构的认识基础。领导穿越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首次高精度地震实验,揭示了“地球第四极”下的内部结构。在大地震之间应力相互作用与地震触发研究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其一地震学成果,十年引用率全球第一。共同领导南海国际大洋钻探、深拖地磁与大地电磁等实验,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2020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共同领导首次发现西南印度洋深海热液喷口、实施首次北印度洋中巴联合考察等。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美国地质学会(GSA)会士、亨利-比奇洛杰出海洋学家讲座教授等。历任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员等。任国际大洋组织InterRidge主席、美国科学院海啸委员会、国家基金委双清论坛主席、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组长、指导委员会等。

主要负责实验室学科发展和战略规划、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等工作。

 

颜文,男, 1965年1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科组长,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岗位。198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学院),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地球化学与岛礁地质环境研究,主要学术贡献:(1)带领学科团队发现和证实了南海东沙西南海域冷泉活动区,并率先在国内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效应研究;(2)较系统开展了南海西北部陆架稀有金属砂矿的分布规律与成藏机制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元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方法和指标,初步划分出5个金属矿物富集区,明确了该区金属砂矿的形成模式;(3)组织实施完成“南科1井”科学深钻,实现南海岛礁科学钻探最深、取芯率最高、南沙岛礁首个穿透礁体科学钻探的历史性突破,并据此初步构建了南沙岛礁的发育演化史和地层结构序列。曾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国家基金青年-面上和重点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子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项目等20余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国际SCI收入论文20余篇;培养毕业/出站硕士、博士和博士后32名,学科团队多名青年人才获“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和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研究成果入选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 “优秀研究生导师”、 “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教学奖和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国家最高科技创新模范集体”个人奖章等荣誉称号。现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天然气水合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常务理事、《热带海洋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主要负责实验室日常运行、安全保密及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海洋沉积与环境研究方向相关业务和平台建设。

 

夏少红,男,1981年6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科组长,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岗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7、2014年相继赴日本爱媛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以及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担任中国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理事、海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等。先后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基金和“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项目资助;主持承担了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和青年项目、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课题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创新模范集体”个人奖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中科院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作为导师指导的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培养青年人才获得“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并入选2020年度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重点围绕海底深部壳幔结构与岩浆系统、岛礁与海陆交互带地质环境、海底冷泉与水合物区地质结构等方面开展详细研究,目前共发表论文60多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logy、EPSL, GR, JGR, G-Cubed, Marine Geology, PEPI, Tectonophysics等国际著名地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共组织完成10几次海洋科考航次;主持构建了“南海岛礁地球物理深井长期监测平台”和“透视岛礁”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库,填补了南海岛礁深部探测的多项空白,为国家重大工程的长期地质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定量估算了南海北部海底岩浆的喷出规模,系统解译了深部物质输出的动态过程,提出了海南地幔柱上升的成层式模式,阐述了该地幔柱受深俯冲物质的影响,研究成果被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评选为 “亮点成果”。

主要负责实验室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方向的相关业务及平台建设。协助负责实验室战略规划和人才引进工作。

 

 

闫义,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亚边缘海构造演化、台湾-吕宋俯冲造山及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地貌-水系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1)建立了东亚新生代构造地貌反转及水系重组的演化序列。通过对南海盆地沉积及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的“源-汇”对比,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地貌-水系两阶段演化模式。(2)明确了南海扩张与南海北缘盆地构造演化关系。通过台湾和南海北缘盆地新生代地层的对比,确定了南海海盆由东向西穿时破裂过程。认为南海洋壳开始形成的时间可能在33-39 Ma 之间,进而提出南海的扩张历史要老于现存洋壳的年龄,老的洋壳可能已俯冲消减于台湾-吕宋造山带。主持国家基金项目、973课题及中科院创新方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共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论文30多篇。

主要负责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部分的管理

 

孙珍,女,1971年3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科组长,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岗位。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00年获中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专业博士学位。孙珍研究员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航次首席科学家,也是我国首位担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首席的中国籍女性首席科学家。获国家WRLJ人才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自然基金团队(2017年度)和中科院卢嘉锡国际团队(2018年度)等人才项目支持。曾先后担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科学评估工作组、环境保护与站位安全评估工作组成员,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核心工作组成员和全球海洋钻探2050年科学规划白皮书特邀评审专家。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国际期刊发表150多篇研究论文,被SCI引用近4000次,入列全球ESI高被引学者,以“南海破裂/扩张”为检索词,本人的SCI数量和引用率全球排名第一,在中国科学院2020年组织的学科国际评估中,学术带头人被全部国际专家评价为“南海与周边大洋岩石圈俯冲构造”方向国际排名前20名的学者。获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3项。获广东省2020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1),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7)等。获中科院2020年度朱李月华优秀教师、2022年度首届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广州教育基地2016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广东省2021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和地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领导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代相对海底测地系统(GPS);近期带领团队完成绝对海底测地系统研发,入选中国科学院“二十大”代表性成果。推动海洋大地电磁设备的探测与应用,领导团队开展的“国内最长最深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完成”工作,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排名1)。

主要负责实验室国际交流与合作、海洋构造地质研究方向的相关业务及平台建设。

 

徐敏,1982年1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科组长,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特聘骨干研究岗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12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基于海洋地震探测记录,采用结构反演和地震成像方法,对海洋岩石圈演化过程开展构造-岩浆-流体相互作用研究,同时利用地震数据开展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学科交叉研究。在洋中脊结构模型完善和建立、俯冲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南海岛礁三维结构探测、以及地球圈层能量转换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GRL,JGR,G-Cubed,Nature Geoscience,Tectonophysics,GJI等参与发表论文40余篇。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支持,2020年入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1年入选 WRQB人才项目,2022年获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创新模范集体”个人奖章,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和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自2016年起任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2019年起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年起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科学评估工作组成员。担任基金委2022年度海洋地球物理以及装备共享科学考察实验研究首席科学家。科研工作重点围绕“地球海洋板块的生命周期与驱动机制及其对地球环境演化的影响”开展,具体包括面向国际前沿科学的海洋岩石圈演化过程及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以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南海岛礁地质环境变化。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技贡献如下: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和科技贡献:(1)研究大洋岩石圈增生过程中的岩浆活动、构造作用以及热液循环系统,并揭示其相互作用机制和时空演化历史,推动建立和完善洋中脊结构模型;(2)领导了全球首次在“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马沟)“挑战者深渊”和“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所在的莫克兰海沟(莫沟)的高精度海底地震实验,揭示了俯冲带壳幔精细结构和瓜达尔港地震海啸风险;(3)参与院先导专项“南海环境变化”,探测和揭示南沙岛礁三维地质结构,为系统评估岛礁地质稳态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为服务国家岛礁工程建设做出贡献;(4)基于地震记录,多学科交叉研究台风、水体内波、热液循环系统、地震T波等地球圈层间能量转换机制,推动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近年来,以主要建议人和基础数据首席身份分别积极参与推动马沟南端俯冲板片和大西洋中脊大洋核杂岩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作为学术骨干和学委会成员参与院“中国-巴基斯坦地学中心”海洋分中心建设,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外港口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负责实验室技术和野外平台建设,协助负责实验室国际交流与合作。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备案号:粤ICP备05007992号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电话/传真:020-89101175

Copyright © 2016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164 West Xingang Road, Guangzhou, China Zip:510301 Tel/Fax:020-891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