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2023-12-13] 贺恩远 等-Tectonophysics:珍贝-黄岩海山链的深部结构及演化过程获得新进展

全球海底已知的海山数量高达43454座,它们分别位于洋中脊、板内和岛弧区三种地质构造背景中,代表了不同的岩浆来源和演化过程。珍贝-黄岩海山链是南海东部次海盆停止扩张之后(15.5 Ma)岩浆沿着构造薄弱带上涌而形成,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更接近板内热点海山,但其所处构造位置与洋中脊海山相似,因此它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一直存在争论。

[2023-11-17] 邸鹏飞 等-Chemical Geology:碳酸盐岩伴生硫酸盐作为古海水代用指标研究取得新进展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全球气候和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海洋的历史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环境的演变。而了解古海水的组成是研究海洋历史变化的关键。

[2023-11-03] 林间院士团队-NSR: 揭示全球海洋板块多幕式进水率分布

水对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物理与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海水通过海底的裂缝与断层进入岩石圈,引起海洋板块的水化作用(图1)。在此过程中,海水会导致岩石圈强度降低,并改变地幔性质。

[2023-10-31] 王志 等-Earth-Science Reviews:东北亚大洋板块俯冲过程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东北亚地区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形变响应关系一直备受地质学家关注,尽管已认识到地表构造与深部板块俯冲过程存在关联性,但是对于中生代以来的地表岩浆活动、岩石圈的减薄、地壳的变形以及南北重力梯度带的形成机制等地质现象与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响应关系尚缺乏系统认识。

[2023-10-04] 林间院士团队-Nature Geoscience:全球第三大洋底高原--沙茨基海隆的成因机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洋底高原是海底大范围的地形隆起区,是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属于海洋里的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对地球气候演变、生物灭绝等事件具有重要影响。

[2023-09-01] 李伟研究团队-GSAB:海底滑坡体的长期不稳定性及再活化机制获揭示

作为最具破坏力的海洋地质灾害之一,海底滑坡能够破坏海底地形、搬运大量海底沉积物,形成致灾性的滑坡海啸。然而,受限于数据精度和样本数量,先前研究对海底滑坡体本身的不稳定性和再活化过程以及其致灾潜力仍然知之甚少。

[2023-08-30] 徐敏研究员团队-GJI:海洋多道地震研究揭示洋中脊热液流体通道

东太平洋中脊是全球(超)快速扩张洋中脊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洋中脊系统中岩浆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被公认是研究快速扩张洋中脊的最佳区域。在本研究之前,对于洋中脊地壳结构性质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波速度,而横波速度和纵横波速度比对岩石的物理状态、裂隙断裂分布与岩浆流体活动更加敏感。

[2023-08-28] 陈昌亮 等-G^3:在南海东北部陆缘发现陆壳裂洞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是板块拉张破裂与岩浆加入共同作用的过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的地壳结构样式多姿多态。仅仅拉张作用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例如脆性破裂地壳会出现堑垒相间的地貌特征,而韧性拉伸地壳则呈现单调减薄的特征。

版权所有 © 边缘海与大洋地质实验室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电话/传真:020-89101175

Copyright © 2016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164 West Xingang Road, Guangzhou, China Zip:510301 Tel/Fax:020-89101175

备案号:粤ICP备0500799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1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