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2018-07-13] 《Nature》论文:210万年前以来古人类出现并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

继中国黄土高原南部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头盖骨赋存地层的年代由原来距今1.15 Ma推前到距今约1.63 Ma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科研人员历经13年(2004-2017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一处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研究结果将目前所见的旧石器赋存的最老地层年代测定为距今约2.12 Ma,即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再次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从而使上陈遗址成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年代确切的最老的古人类遗迹点之一。这一年龄比目前公认的西亚格鲁吉亚德玛尼斯旧石器遗址年代(距今1.85 Ma)还早27万年。相关成果7月11日在线以题为:Hominin occupation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since 2.1 million years ago(210万年前以来古人类出现并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2018-06-17] 南海东部次海盆扩张末期地壳结构特征及构造意义

南海东部次海盆在残留扩张脊附近分布着近东西走向的珍贝-黄岩海山链,根据珍贝和黄岩海山样品测年,时间分别为7.7和9.9 Ma (Wang et al., 1984; 2009);来自于IODP349航次U1431站位的火山碎屑的测年为13–8 Ma,海底停止扩张年龄在33–15.5 Ma(Expedition 349 Scientists, 2014),说明形成海山链的大规模岩浆活动是在海盆停止扩张后的2.5–7.5 Myr 期间,至少持续了5 Myr。这些后期岩浆活动极大地破坏和改造了海底扩张期形成的洋壳结构,造成海盆停止扩张时的地壳结构以及精确残余扩张脊的位置不清,无法对南海形成演化历史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正确地解译。珍贝-黄岩火山链是否属于扩张结束时剩余岩浆活动的产物?还是由于海南地幔柱的影响?其形成机制如何?

[2018-05-30] 西沙珊瑚揭示西太平洋暖池-中世纪暖期/小冰期-东亚季风响应关系

近千年以来的热带太平洋气候变化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尤其热带太平洋气候对两个特殊的气候异常期(MCA和LIA)的影响机理。从中、东太平洋的研究结果看,在MCA和LIA,存在受厄尔尼诺气候平均态(“El Niño- like” mean state)和拉尼拉气候平均态(“La Niña-like” mean state)影响的两种观点。相对于中、东太平洋,千年尺度的西太平洋的古海温记录非常稀少。

[2017-03-26]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的运移系统被揭示

南海北部陆缘在张裂和破裂时期岩浆是匮乏的,主要表现为“贫岩浆型大陆边缘”,但裂后期尤其是海底扩张停止之后却产生了广泛的火山岩浆活动,导致南海海底火山遍布、雷琼地区出露大规模的玄武岩分布。南海北部岩浆活动如何由“贫”到“富”,这一科学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海洋地质学家极大关注:海底岩浆活动起源于哪里?地球深部物质如何突破上覆地层阻力而最终运移到地球表面?

[2016-10-11] Geology论文:地质历史时期甲烷缺氧氧化作用的识别有了新方法

海洋自生碳酸盐岩沉积在地质历史时期全球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甲烷缺氧氧化作用是产生自生碳酸盐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自生碳酸盐岩容易遭受后期成岩蚀变,长期以来缺乏有效识别地质历史时期广泛存在的该类自生碳酸盐岩的方法。

[2016-09-22] Scientific Reports: 新方法预测珊瑚礁未来百年的动态变化

作者利用海南岛三亚鹿回头珊瑚岸礁区块状滨珊瑚2007-2014年监测数据,建立了珊瑚种群动态模型,将珊瑚礁长期监测与模型预测相结合,预测了该种群未来百年的发展趋势和恢复潜能。研究表明,在无人类活动强干扰情况下,未来该种群可能将不断增大,群体大小将由小群体为主逐渐发展为以大群体为主,且活珊瑚覆盖率也将随之不断增大,珊瑚礁恢复态势良好。作者也预测了在受到人类强活动后珊瑚的演变情况,若受到10-20年间隔的随机干扰,该种群仍能存活和繁衍,但活珊瑚覆盖率将保持相对较低水平,为珊瑚修复和保护提出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2016-05-30] 马里亚纳海沟构造应力研究取得新进展

<马里亚纳海沟被誉为地球的“第四极”,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俯冲带之一。近日获悉,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帆、林间、詹文欢研究团队,首次通过非均衡地形等新方法定量地分析了沿着马里亚纳海沟,海洋岩石圈所受的构造应力与弹性挠曲的变化,并揭示了其与海沟附近正断层的形成之间的关系。

[2016-03-17] EPSL:“地球上最大火山”----大塔穆火山深部结构被揭示

大塔穆火山(Tamu Massif)是地球上第三大海底高原(Shatsky Rise)中最大的山峰,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底。大火山高约4千米,周围平原水深约6千米,面积约为日本国土面积的80%,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火山”。大塔穆火山形成于大洋中脊三联点,同时受地幔柱影响,其形成演化记录着大洋板块和地幔柱的相互作用过程。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备案号:粤ICP备05007992号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电话/传真:020-89101175

Copyright © 2016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164 West Xingang Road, Guangzhou, China Zip:510301 Tel/Fax:020-891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