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2020-01-03] 赵明辉等-Scientific Reports:地幔深反射信号解释方面有了新发现

在利用多道反射地震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时,来自上地幔的深反射信号通常被解释为岩石圈上地幔发育的断层。然而,研究团队近日在苏门答腊海沟北部的Wharton海盆两条多道地震剖面上发现,如果将深反射解释为断层时,这些反射震相表现为相对于垂直面的镜面对称特征;同时,断裂相交的位置却并未观测到断层系统的错断;此外,这些深反射震相在Moho面附近消失、与地壳内的反射震相不连续。

[2019-11-25] 赵芳等-EPSL: 南海北部发现一组大规模拉张走滑断裂带

南海的地质生命演化史极为复杂,它经历了晚中生代俯冲汇聚、新生代岩石圈拉张减薄、海底扩张以及海洋岩石圈再俯冲等一系列演变过程。因此现今的南海地质构造现象既反映了张裂陆缘的典型构造特征,也隐含了早期先存的继承性构造信息。先期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缘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带与时空不均一性,这种横向非均质性是否受该陆缘的“遗传基因”——继承性先存构造的控制和影响呢?

[2019-10-14] 唐群署等-Nature Communications:捕捉海洋水层界面的精细结构与时变特征

海洋水团边界处伴随着较为剧烈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多样化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过程。水团内部的层结在前缘交锋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因层化而形成,或因湍流而破坏。由于传统海洋观测在空间分辨能力上的不足,加之水团交界处往往比较狭窄,不易获知水团交锋处的精细结构和时变特征。因此,若能观测此类边界处水体层结的精细结构,则有望揭示水团在前缘交锋处的混合机制。?

[2019-10-08] 孙珍等-JGR: 微观构造分析揭示南海海盆最新扩张历史

南海是全球最大的边缘海盆地之一,构造类型多样,其演化历史在全球边缘海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然而南海残留扩张脊位置以及转换断层位置和走向等问题,即使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执行以后还是没法回答。为了充分利用大洋钻探样品提供的高分辨率信息,研究人员对349航次岩芯内近300条节理、岩脉和擦痕面等微观构造进行了分析和古地磁校正,获得了南海海盆17 Ma以来的高分辨率构造变化历史,揭示了南海海盆在南东向扩张之后还经历了一期短暂(~1 Myr)的近南北向扩张,才彻底停下来。

[2019-09-11] 韩韬等-GRL: 南海珊瑚古气候与全球季风研究取得新进展

全球季风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全球约有2/3的人口居住在季风区。现代观测资料表明,在过去30年全球季风呈现出南北半球同时增强的现象,其原因被认为与热带太平洋的纬向温差有关。但由于仪器测量气候要素的覆盖时间相对短(一般<50年),制约了对全球季风的深入探讨。南海北部位于热带辐合带(ITCZ)的北缘,其区域水文气候与ITCZ的季节摆动密切相关。?

[2019-09-05] 陈天然等-GRL: 珊瑚沙岛沉积年代地层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沙岛发育于珊瑚礁坪,出露于海面之上,由钙质生物骨骼堆积而成。现代沙岛大多发育于中、晚全新世,其发育过程与风暴活动紧密相连,是潜在的古风暴记录载体。由于沙岛堆积过程异常复杂,其沉积年代地层学问题至今仍没有很好地解决,所用定年材料多种多样,颠倒的地层年代十分普遍。? 

[2019-08-15] 刘建国等-QSR: 北印度洋孟加拉扇沉积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北印度洋孟加拉扇(主体位于孟加拉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扇,汇聚了大量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G-B,输沙量居世界第一)河流系统输送的喜马拉雅山系物质,先前研究很少关注末次冰期时孟加拉扇的活动通道(Active Channel)对沉积物运输的作用。本次对位于活动通道上的两个重力岩芯柱进行了激光粒度、粘土矿物及Sr-Nd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活动通道在北部大型河流沉积物进入深水盆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08-13] 张锦昌等-Nature Geoscience:西太平洋大塔穆火山形成机制的新认识

西太平洋是地球上巨型海底火山最密集的区域,但是关于巨型海底火山的形成机制至今存在很大争议。作为全球第三大洋底高原的沙茨基海隆(Shatsky Rise)就是其中代表,它高约4千米,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体积近700万立方千米。沙茨基海隆主要由几座已停止活动的巨型海底火山组成(图一),其中最大的是大塔穆火山(Tamu Massif)。该火山具有时空分布连续的火山结构、较薄的火山盖顶沉积、良好的地磁场分布以及成熟的大洋地壳等特征,同时具有洋中脊三联点的构造背景,是研究巨型海底火山、洋底高原、海洋大火成岩省等形成机制、验证地幔柱和板块成因假说的天然实验室。?

版权所有 © 边缘海与大洋地质实验室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电话/传真:020-89101175

Copyright © 2016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164 West Xingang Road, Guangzhou, China Zip:510301 Tel/Fax:020-89101175

备案号:粤ICP备0500799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1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