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2023-05-27] 李伟研究员团队-ESPL: 研究揭示海底麻坑转变为海底水道的形成过程

在全球海底的深水环境中,当底流遇到“下凹”的海底地形时(如海底麻坑),往往会对海底产生侵蚀改造,从而诱发海底水道的发育(图1)。海底水道作为海洋深处的物质运输通道和储集场所,其形成发育过程对于深海沉积、海底地貌演化、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蓝色碳汇和深水“源—汇”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底流活动控制下麻坑转变为海底水道的具体过程仍不清楚。

[2023-04-04] 贺恩远 等-GR: 研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俯冲板块上地幔顶部强蛇纹石化层

全球最深海沟“挑战者深渊”位于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俯冲带的最南段,该区域的俯冲板块年龄古老,俯冲角度陡峭,基底变形强烈,被认为是典型的“冷俯冲带”。由于极限水深的制约,长期以来对该区域的深部结构探测不足,对其地质表象背后的俯冲过程和运行机制认识较少。

[2023-03-12] 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洋脊地幔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加拉帕戈斯洋脊位于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三联点(triple junction)区域。由于受该区东部加拉帕戈斯热点的持续作用,洋脊呈现由东向西渐进式的“V”型扩张特征,是研究大洋板片从裂解到扩张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关键场所。然而,该区域此前一直缺乏高精度地球物理数据。

[2023-01-19] 朱小畏 等-Chemical Geology:南科1#生物标志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南海珊瑚岛礁是我国经略南海的关键国土。珊瑚礁沉积是南海乃至西太平洋重要的沉积类型之一。珊瑚礁的主要构建者—造礁石珊瑚在其生长过程中记录了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载体。然而,古老珊瑚礁碳酸盐岩因其有机质含量极低且难以提取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其有机地化研究,致使珊瑚礁有机地化仍是一个鲜有涉足的新兴领域。

[2022-12-08] 王彦林-等 Tectonophysics:科研人员在南海发现一种新型蛇纹石泥火山

全球现已发现的洋中脊海山都由玄武岩喷发形成,通常具有显著的高重力异常。南海洋脊区海山一般也都被认为是玄武岩海山。

[2022-11-03] 王月星 等-GR:非典型俯冲带系统演化规律获得新认识

俯冲带是地球上最大的物质循环系统,具有复杂的构造活动,是板块构造理论中至关重要的地质单元。当年老的、厚的、密度大的大洋板块俯冲到年轻的、薄的、密度小的大洋板块之下时,称为典型俯冲,如: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IBM)俯冲带。

[2022-11-03] 李伟 等-GSAB:海底滑坡内部巨型块体的形成与搬运过程获揭示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Cs)是陆架边缘沉积物失稳后在海底滑坡作用下向深海运移,并最终到达深海盆地形成的沉积体,是记录滑坡沉积物搬运和沉积过程所对应动力学特征的重要载体。巨型块体作为MTC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地震学特征可以用于重建海底滑坡过程中重要的运动学和沉积学信息。然而,由于地震数据精度和统计样本数量的限制,巨型块体的形成机理一直以来都是海底地质灾害和深水沉积动力学研究的重点难题。 

[2022-11-03] 刘思青 等-Tectonophysics: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马尼拉俯冲带演化模式

马尼拉俯冲带是南海现今惟一的俯冲汇聚边界,获得沿马尼拉海沟俯冲到吕宋岛弧之下的板片构造属性,对于南海与周边板块形成演化历史及构造重建至关重要。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备案号:粤ICP备05007992号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电话/传真:020-89101175

Copyright © 2016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164 West Xingang Road, Guangzhou, China Zip:510301 Tel/Fax:020-891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