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科研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2022-10-19] 周鹏翔 等-GJI:中国中东部岩石圈三维结构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中东部作为东亚的核心区域,其岩石圈经历了大陆拼合裂解、克拉通形成演化以及深部物质循环等重要过程,蕴含了东亚大陆形成演化的关键信息。建立精细的岩石圈结构模型可以为认识东亚岩石圈的物理化学状态及动力学过程提供基础支撑。

[2022-10-11] 徐敏 团队:地表复杂性结构对深部研究影响再获新进展

地球深部410 km和660 km间断面作为地幔转换带的上下边界,其准确的起伏与界面阻抗差特征是约束地幔热化学状态(温度、物质成分等)的重要参数,对地幔动力学研究有重要科学意义。

[2022-10-11] 张江阳 等-GRL: 俯冲-碰撞转换带岩石圈三维变形研究取得新进展

俯冲带和碰撞造山带作为板块汇聚的边界,是岩石圈变形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场所。研究表明,板块在俯冲或碰撞过程中会发生挠曲,当应力超过了板块的强度,就会形成断裂,并诱发板内地震。前人通常将俯冲带和碰撞带作为两个独立系统分别进行研究,而俯冲带沿着走向转变为碰撞带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阿拉斯加俯冲带东北部、东爪哇俯冲带和南海马尼拉俯冲带北部。

[2022-10-10] 王强 赵明辉等-GR: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破裂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南海北部陆缘深部地震结构蕴含了大陆由张裂、破裂到海底扩张过程的重要构造演化信息,是威尔逊旋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构造上相对稳定的北部陆缘,聚集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水合物等矿产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与战略意义。南海北部陆缘的洋陆转换带(COT)位于减薄陆壳与正常洋壳之间,是记录陆海变迁过程的关键构造单元。

[2022-09-30] 赵焕庭南海岛礁科学钻探研究攻关突击队新成果||南沙珊瑚礁古生态及演变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南海珊瑚岛礁是南海最重要且特殊的生物地质复合体,在维护我国海洋领土完整、行使国家主权、资源供给及生态和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礁岩沉积作为记录珊瑚礁发育历史的“档案库”,对研究珊瑚礁地质发育与生态演变规律并促进岛礁管理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第四纪与现代珊瑚礁关系最为密切,但目前对第四纪以来珊瑚礁古生态及演变机制的认识明显不足。

[2022-09-14] 徐敏 团队-JGR: Solid Earth || 高精度地震成像揭示大洋核杂岩多期次拆离过程

洋中脊是海底扩张中心和海洋岩石圈增生地,是板块构造中最重要的离散边界。全球洋中脊总长6万5千余公里,是太阳系中最长的火山链,每年产生约21立方千米的熔岩。

[2022-09-05] 赵焕庭南海岛礁科学钻探研究攻关突击队新成果||南沙珊瑚岛礁发育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任务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颜文研究员领导的“赵焕庭南海岛礁科学钻探研究攻关突击队”研究团队,以揭示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和发育模式为主要科学目标之一,2017年在南沙群岛实施完成了“南科一井”科学钻探。

[2022-08-28] 杨晓东等-GJI: “一带一路”莫克兰俯冲带的发震机制及区域大地震风险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莫克兰俯冲带是全球俯冲带的端元代表,它具有超低的俯冲角度(2-3°)、超厚的俯冲沉积物(高达7.5公里)和超宽的增生楔(超过400公里)。莫克兰俯冲带历史上大地震多发,最近的1945年Mw 8.1级大地震还触发了海啸,造成大约4000人死亡。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备案号:粤ICP备05007992号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电话/传真:020-89101175

Copyright © 2016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164 West Xingang Road, Guangzhou, China Zip:510301 Tel/Fax:020-89101175